编辑荐书|爱一座城,先看城市规划

编辑:高杨    时间:2021-06-22   

建筑大师贝聿铭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相应地,考察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看高耸入云的地标,错落有致的天际线,更要关注这座城市的规划史。

合肥,古称“庐州”,如今坊间称“霸都”,仿佛一路走来带着虎虎生气。夏有才先生所著的《合肥城市规划七十年》(黄山书社,2020年12月版),时间跨度从1949年至2019年,展现了关于合肥市的重大规划事件。读毕,今天的合肥为何生得这般“浓眉大眼”,令人豁然开朗。

 

《合肥城市规划七十年》书照-1.jpg

《合肥城市规划七十年》

夏有才  著

黄山书社  出版


这本书以规划故事为切入点,按年代排序,以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为轴线,如一部小型纪录片,记录了合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及一代代规划者所付出的艰辛。

1949年,合肥的规模还很小:“一条马路三盏灯,一个喇叭听全城,小小河流穿城过,一座小楼才两层。”

 

1.jpg

1949年合肥市现状图


1958年,合肥市规划“翠环绕城、三面伸展、田园楔入的风扇形城市结构”。

1973年,确定“主要向西、西南、南面三个方向发展”。

1982年,国务院批准合肥市总体规划,确立“我国重要科教基地和建设中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位,同年中科大落户合肥,合肥的科教特色自此打上底色。

1983年,开敞式的环城公园开始建设,“一串项链镶嵌四颗明珠”,使合肥古城展示了“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的历史人文特色,被评为“全国首批园林城市”。

 

2.jpg

80年代的合肥


1985年,提出“合肥科技工业园”的设想,1991年工业园提升为国家级高新产业开发区。

1989年,为合肥经开区选址,1993年经开区正式成立。

20世纪90年代,县区工业园兴起,先后成立了桃花工业园、蜀山工业区、双凤工业区、庐阳产业园、包河产业园等。

1995年,开始为政务区规划选址,2002年正式规划建设政务文化新区。

 

3.jpg

1999年的合肥


2003年,编制完成《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设立我们非常熟悉的庐阳、蜀山、包河、瑶海四个市区,提出三个层次和三个发展阶段的“大合肥”构想,确定“141”(一个主城、四个副中心、一个滨湖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2005年,进行滨湖新区总体规划。至2018年,合肥滨湖科学城正式成立。

2007年,编制《合肥市城市快速地铁建设规划》,促进合肥进入“轨道交通”时代。如今,地铁已经开通了三条线路,4号线即将开通。

2012年,由于原巢湖市居巢区以及庐江县划入合肥市,使合肥从滨湖城市向环保巢湖的大合肥方向发展,并在之前“141”的基础上提出新的“1331”(一个主城区、三个副中心城市、三个产业新城、一个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城市空间发展目标。

2016年,合肥都市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至此,“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美丽合肥矗立在江淮之间。

 

封面.png

如今的合肥


作者夏有才先生曾任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一直工作在合肥城市规划的第一线,上述的很多规划,他都是设计者或执行者。图书的内容也以他的工作经历分为“历史与经历”“现实与未来”两个篇章。

如果说上篇中作者是“纪录片”的编剧,在下篇他则坐到观众中间,担任“解说员”,娓娓道来。他以参与者、执行者、见证者的身份,生动而真实地讲述合肥城市规划70年的发展史。随着他推拉的镜头,不仅看到远景的城市规划,而且定焦一些重大决定诞生的历史场景,让我们身临其境的同时,也敬佩老一辈规划者的敬业与远见,感慨合肥不断的生长与拓展。

诚然,在现实生活中,与城市的规划相比,市民会更加关注重点工程,如博物院、图书馆等,关切交通拥堵、枢纽隧道的建设,关心学区划分、房价涨跌,以及公园绿地和学校的增设等。殊不知这些正在建设的项目,有可能10年前就已经躺在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中了。

因此,了解城市的规划,有助于我们理解所在城市的发展定位及重点区域的拓展走向,使每位个体的工作与生活和城市的发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黄山书社” 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黄山书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黄山书社”。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黄山书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