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中的近世中国: 用永恒的“瞬间”连缀可见的历史

来源:黄山书社    时间:2019-09-18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试图促使中华帝国打开国门,促进英国对华的贸易。但当时的乾隆皇帝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马戛尔尼使团的使命遂无疾而终。


事实上,马戛尔尼一行也并非一无所获,其随行画家威廉·亚历山大把他的一路见闻——沿途的风光、庙堂建筑、风俗民情、官员走卒、将军士卒等,绘成画幅,在18、19 世纪之交长期成为西方世界对中国最权威,甚至是唯一的形象描述,近世西方世界开始对中国有了一个大体的形象认识。

1.png

约1844年,摄影术被西方人带到中国,留下了一批有关中国的最早的照相资料。此后,涌入中国的西方军人、记者、传教士、商人、旅行家、探险家、外交官、科学家等等,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用照片或图画记录着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也正是从此时开始至1949 年的百余年间,有关中国历史的记载,除了传统的文献档案资料的记述与绘画的描绘外,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越来越多地被来到中国的西方摄影家们用相机凝结为永恒的“瞬间”。


这些报道及由之形成的影像资料,时间跨度从1793 年至1949 年,逾150 年之久,范围涉及中国社会之方方面面,凡军国大事、山川风光、人物肖像、庙谟民风、建筑物产、贩夫走卒、交通店肆无所不有,真实形象地记录和反映着当时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文化、宗教信仰等领域的情形,直观地展示着中国近世社会的变化轨迹、西人心中的中国形象的变化发展。

3.png

近世以来西方人士用画板或镜头凝结的一个个近世中国的历史瞬间,具体而微且又全面广泛地连缀成了一部鲜活的中国近代历史。

4.png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西人画笔与镜头中的近世中国影像,既是中国近世历史的写照,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西方对中国的认识。


不论是其影像所反映的中国近世历史,还是西人对中国近世的认识本身,都是值得我们去揭示、认识、理解和反思的课题。


因此,黄山书社经过搜集、整理,编辑、出版了《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意在通过被西方人当年用“第三只眼”凝固的中国近世的一个个历史“瞬间”,形象地展示中国近世社会的变化轨迹,以及西人心中的中国形象的变化发展。

5.png

《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

黄山书社 出版


《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分册出版,共计1万幅左右图像,内容包括自然风光、宫殿民居建筑、生产生活场景、民族宗教、社会习俗,以及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等。


按绘画和摄影者来华时间的先后顺序,以画家和摄影师为一单元,每位作者选择200幅左右(或多或少,因人而异);某一单元或若干单元成一册;每一单元前,置作者像(或缺),附作者简要说明及来华活动简介;每幅图片作简要说明。

6.png长辫子7.png8.png

剪辫子之前

9.png

剪辫子之后


近世中国婚礼

10.png

婚礼合照

11.png

12.png

新娘嫁妆

近世中国的政坛人物

13.png

李鸿章的全家福

14.png

袁世凯

15.png

慈禧太后的葬礼

16.png

慈禧太后庞大的灵柩

外国人在中国

17.png

穿着清服的外国人

18.png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

和他的中国朋友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黄山书社” 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黄山书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黄山书社”。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黄山书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