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古代才女的掌上心事

编辑:陈璨    时间:2023-06-20   

作家张觅近年来一直关注女性文学与审美文化,回顾她以往的作品,通常以细腻温婉的笔触聚焦古代才女诗话柔情的一生,以最深刻、全面的讲述,徐徐铺展开一个个古代才女的传奇人生故事。张觅的《古代才女诗词小传》系列图书是对古代女性文学的一次全新探索,包括《汉魏诗媛诗词小传》《唐宋才女诗词小传》《明清闺秀诗词小传》三册,本套丛书以人物小传与作品鉴赏的形式,对历代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梳理与品鉴,力求再现那个时代各个阶层的女性作者群像及其掌上心事、腕底波澜与旖旎才情。

2.jpg 

《古代女性诗词小传》

张觅

黄山书社 出版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第一个高峰期在汉魏时期,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桎梏,在盛行的男权主义之下,女性的自觉思想意识受到了重重约束。《古代才女诗词小传》提到:西汉初年,随着汉高祖的皇后吕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先后干政,具备才学的宫廷女子颇受重视。这一期间所涌现的唐山夫人、戚夫人、班婕妤、班昭等才女都是宫廷女诗人。以宫廷为载体的宫怨诗开始出现。

汉魏无疑成为催生古代才女的发酵池,紧接着盛产诗歌的唐代产生了大量的女诗人,上至女皇、皇后、女官、宫人,如武则天、长孙皇后、上官婉儿等,下至普通百姓,如唐代四大才女薛涛、鱼玄机、刘采春、李季兰。伴随创作群体范围的扩大,她们的写作视野与写作题材也较前代更广阔,除了抒怀咏物,书写自己的生命体验之外,还叹兴亡、感时事、写民俗,笔触或豪迈潇洒,或细腻婉转。回溯历史,唐代可谓诗歌发展的井喷期,这一时期的女诗人的诗学意识也空前强烈,她们的创作开始由剖析自我转向深度解读他者的诗歌作品,由此诞生了古代女性诗学批评史上以诗论诗这种文学批评形式。如薛涛在《酬祝十三秀才》中写道:浩思蓝山玉彩寒,冰囊敲碎楚金盘。诗家利器驰声久,何用春闱榜下看。

宋代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诞生了词这一新的文体。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可与第一流的男性文人比肩而立,词作婉约清新,为一代婉约词宗。她创作的词学专论《词论》,其中提出对词别是一家本质内涵的体认,这是古代第一篇系统的词学专论。而到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文化蓬勃发展,世家大族以及文人名士开始重视对女子才智教育的培养,闺秀作家开始涌现。

本套丛书的作者张觅通过朴实、细腻的笔法将各时代女性作家的传奇人生勾勒纸上,借助完整的故事线索,既肯定了女性作家独立的诗学身份,也明确了她们的诗学思想开始由零散化、碎片化逐渐走向思辨化、系统化这一事实。本套丛书并非逐章用典、空谈理论,它冲破了以往研究女性文学题材重理轻实的藩篱,只以故事的口吻再现古代才女们才情与柔情并存的一生。

阅读《古代才女诗词小传》,借以文字的力量,穿越回那些诗学不断蓬勃的时代,与才学渊博的女作家们来一场促膝交谈,听她们讲述与文字长相厮守,与诗词共情一生的文学理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黄山书社” 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黄山书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黄山书社”。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黄山书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