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当前,国际社会如何携手抗疫? 这本书给你答案

编辑:舒童    时间:2021-06-22   

3月2日晚上9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和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博士在爱丁堡大学举办的线上论坛进行对话。对话中,二人都提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福奇指出,全球合作之所以重要,第一个原因是出于道义责任,第二个原因在于病毒变异。仅仅一个国家的成功防疫是不够的,如果不开展跨国合作,病毒会在跨国传播中快速变异,反过来又会冲击已经成功防疫的国家。

“面对快速变异的病毒,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钟南山院士认为,新冠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假如新冠还在个别国家蔓延,那么新冠肺炎就不可能在全世界得到控制。这就意味着若想终止新冠疫情,需要全球的团结、共同面对。

钟南山与福奇的对话,是在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进行的。截至3月4日11点,国外累计确诊人数已超1.1亿,死亡人数超250万。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若想在全球范围也遏制住疫情,进行国际合作是必要的途径。这是以钟南山为首的医学专家的认识,是国际关系学界专家的认识,也是普通大众的共识。

早在2020年2月,国内抗疫形势异常严峻的时候,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复旦大学张贵洪教授就在《光明日报》发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呼吁与更多的国际组织开展合作,拓宽合作渠道,积极推动基于人道主义的国际合作,大力开展国际卫生合作,推动全球卫生治理。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也被张教授用来作为他刚出版的《国际合作视域下的全球抗疫》的序言。



书照-1.png

《国际合作视域下的全球抗疫》

黄山书社  出版


《国际合作视域下的全球抗疫》这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国际合作为视角,分“历史回顾:百年抗疫与国际合作”“现实反思:新冠疫情与国际合作”“未来启示:国际合作与全球卫生治理”三部分,阐述了20—21世纪间全球发生的主要疫情及国际合作,分析了国际合作中的经验和教训,重点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国际蔓延与全球应对措施,展示了中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启发世人思考国际社会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卫生合作和全球卫生治理,呼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从而构建人类健康的命运共同体。




人类历史的发展,一直伴随着疫情的发生。在20世纪与21世纪,发生的主要疫情有大流感、霍乱、天花、非典、埃博拉、寨卡等。在人类与病毒抗争的过程中,国际合作是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国际间也培养了一定的合作精神。

书中指出历史上抗疫国际合作的经验:注重预警能力建设以便积极地应对响应;确保卫生基金的稳定供给和资金的创新运用;缔结高效的治理联盟,充分发挥全球伙伴关系治理功效;强化国际卫生合作的国际法建设,为合作提供法制保障。同时,作者从价值观、技术策略和治理结构三个层面总结了既往抗疫国际合作的教训:警惕“自保思想”、不当策略对于抗疫合作的消极影响,规避国际政治对于卫生合作的负面影响,及时发现和纠正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先天缺陷”。

 

1.jpg

2014-2016年间,中国解放军多次派遣医疗队,援助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


新近发生的新冠疫情在国际的蔓延,以及不同地区国家的应对策略和抗疫模式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中国政府在抗疫中,通过控制人员聚集和流动、分类管理、源头控制、构建“全政府—全社会”的全覆盖无缝化应对网络、科技助力等方式,有效地兼顾了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秩序维持的平衡。

书中直陈国际主权与全球治理的紧张与对立、“污名”叙事与抗疫国际合作的乏力、“去全球化”与国际合作链条的断裂、大国竞争与抗疫国际合作的破局,对抗疫国际合作进行了反思。“新冠疫情给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促使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漏洞与问题”。

对于未来的国际合作与全球卫生治理,张贵洪教授从人道主义和非传统安全的角度,论述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并指出国际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国际组织间的合作正成为全球卫生治理的新趋势。中国政府积极倡导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大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的领导作用,不断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继续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努力拓展公共卫生外交,使得在未来的全球卫生治理中,中国的作用不可或缺。

 

2.jpeg

团结灭“疫”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表示,新冠疫情是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面对这场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生存性和革命性挑战,需要更有高度、强度、广度、深度和更加多元、创新的国际合作,要形成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的大合作格局,才能实现有效的全球卫生治理。

对于疫苗时代国际社会如何加强合作,以全面遏制新冠病毒,让世界经济得以迅速恢复,人们的生活变得正常,不同国家间的航班重新繁忙起来,跨国旅游重新纳入人们的规划,我们翘首以待。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黄山书社” 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黄山书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黄山书社”。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黄山书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